close

經典賽即將開打,包含中華隊在內各隊初步名單也逐漸出爐,而中華隊的情蒐作業也開始啟動,包含楊清瀧教練與眾多網友都開始對新出爐的名單進行資料蒐集與整理。

 

目前中華隊的情蒐,日本主要為陳大豐與旅日球員提供資料;韓國除了亞洲職棒大賽外,多以球迷所提供之資料為主;澳洲則由已移民澳洲的楊清瓏教練負責;歐美兩地目前僅李軾揚一人負責;對於中國大陸則幾乎不情蒐。至於亞洲職棒大賽則是由中華職棒自行負責。

 

中華隊的情蒐目前僅能了解各隊球員的近況,卻不足以了解球員長期的習性與教練團戰術模式等資料,而且許多資料皆從錄影帶、或以往資料做參考,不易實質了解實際情況。且畢竟大部分國際賽與亞洲職棒大賽不同,並非由單一球隊出賽,而是來自四面八方的球員與教練,戰術調度等變化亦會不同,資料數量也會較多,需要長期觀察與統整。

 

目前中華隊情蒐小組編組為四人,較八搶三前的兩人編組還多,實際所做的事情也較多,不過情蒐之所以辛苦莫過於台灣與外國不同,台灣並沒有長期建立情蒐資料,也就是常常可在大賽中見到國外球探或情蒐人員穿梭場邊,但是卻無法看到自己國內的人員在場邊做資料蒐集,台灣的情蒐通常於國際賽開打前才會開始蒐集資料,也比國外賽前的情蒐還慢。

 

中華隊情蒐小組也無法掌握現場狀況,像是北京奧運時中華隊情蒐小組所住之地距離球場單程車程需要四十分鐘,到選手村需要一小時,由於必須返回住所整理資料,但耗費太多時間於車程上,所以也無法將已出賽球員資料及時送往選手村,因此實際狀況僅能當參考,無法掌握現場狀況。

 

另外棒協也沒有全力協助情蒐事項,像是情蒐小組奧運時因為沒辦理好證件,情蒐小組數場比賽連想踏進球場都有困難,或球賽開打數局後才進場。面對這樣的國際賽,各國當然是卯足全力全力蒐集資料,作為未來大賽時之參考,而這方面中華隊似乎尚未跟上腳步。

 

亞洲職棒大賽時,中華隊總教練葉志仙也前往觀戰並做紀錄,當然是好的開始,也初步了解亞洲各隊之狀況,因此不過若能長期觀察,更能及早了解對方之情況,並於選訓與特訓時加以調整。

 

當然,情蒐的建立並不代表中華隊能贏得每一場比賽,也不代表中華隊選手就一定能突破對手,只是讓中華隊更加了解對手的情況,像是對方打者打擊習性、球落點比例、投手球路、投手球質、捕手配球習性或教練戰術等,若皆能了解時,作戰時方能及時應對,財能增加比賽時抗衡之戰力。

 

棒協應該建立一組常態性之情蒐小組,至少於中華隊常對戰之日韓中三國長期蒐集資料,並於國際賽時及時提供各隊狀況給中華隊,不但能隨時觀察其他國家棒球的發展情形與可能入選國家隊的球員,還可以得知臨場狀況,這樣才能達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的效能。

 

【2009/1/6 聯合新聞網】

 

同步發表於UDN:http://mag.udn.com/mag/sports/storypage.jsp?f_MAIN_ID=115&f_SUB_ID=609&f_ART_ID=17076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zuyiwiki 的頭像
    tzuyiwiki

    Tzuyi*棒球脫口秀

    tzuyiwi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